在华韩企招聘网获悉,5月初,锦湖轮胎母公司锦湖韩亚集团方面表示,不同意青岛双星与锦湖轮胎债权人代表韩国发展银行(KDB)达成的协议,不允许青岛双星使用锦湖轮胎商标。
对此,青岛双星公关人士向记者表示,对于这一问题青岛双星没有新的回应,目前公司对于收购案的最新消息仍然是4月24日发布的“青岛双星成为锦湖轮胎最终购买者”。
而锦湖轮胎(中国)市场部相关负责人则表示,收购案由韩国总部负责谈判,其并不清楚细节,目前中国的业务并未受到影响。
青岛双星收购锦湖轮胎一直备受业界关注。2015年中国化工以70亿欧元的价格收购意大利轮胎企业倍耐力,成为中国轮胎企业实力增长的标志,而青岛双星收购韩国锦湖轮胎如果成功,将成为中国轮胎企业收购海外企业的第二大收购案。但是从现在的情况来看,距离双方达成一致视乎仍存在距离。
2017年3月,青岛双星在竞争中胜出,与卖方代表韩国发展银行签订了《股份买卖协议》,在约定的先决条件满足的前提下,以 9550 亿韩元(约合59亿元人民币)收购韩国发展银行及其代表的其他卖方共计持有的锦湖轮胎6636万股股份,占锦湖轮胎发行股份总数的 42.01%。
青岛双星在4月24日的声明中表示:“即使拥有锦湖轮胎的控制权,也将保持锦湖轮胎的独立运营,积极推进锦湖轮胎与现有员工续约。”
据报道,数据显示,2015年,在全球市场中,锦湖轮胎的份额为1.7%,排名第14位,青岛双星的份额为0.5%,排名第三十四位;如果收购成功,青岛双星的排位将升至第十,超越中策橡胶集团成为中国最大轮胎企业。
自2011年被央视“3·15”晚会曝光返炼胶问题后,锦湖轮胎在中国市场就面临一些负面消息。虽然锦湖轮胎并未公布其在华的相关运营数据,不过青岛双星在声明中表示,“锦湖中国是锦湖全球问题最严重的市场之一。双星将在收购锦湖轮胎后充分发挥双星在中国市场的地位、优势和影响力,以及企业转型和智能制造方面的经验,尽早使锦湖中国轮胎的生产和经营恢复正常,并努力把锦湖轮胎打造成中国市场的高端品牌。”
在华韩企招聘网了解到,随着如今收购横生枝节,此收购案最终走向如何,目前仍无法预测。不过,可以看到的是,锦湖轮胎所面临的问题并未解决,即便股权收购圆满,未来实现扭亏为盈仍存在挑战。
推荐阅读more